close
氣象預報更準!福衛七號今起對外提供大氣觀測資料

臺美科技合作計畫的「福爾摩沙衛星七號」,耗費近10年時間、造價約32億的「福七」今年6月25日順利發射升空,在臺美科學團隊持續進行資料校正與驗證工作下,估計能讓天氣預報精準度提高10%,中央氣象局表示,今(10)「福七 」首次對外提供首波試用大氣觀測資料。
國研院太空中心及氣象局對外宣佈,今日開始對外提供首波試用大氣觀測資料,全球氣象作業中心及研究單位,均可經由臺灣資料分析中心網站,下載今年10月份至12月8日的福七大氣掩星觀測資料,之後從12月23日起,隔周一可取得前二周資料。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表示,「福七 」共有6枚微衛星,任務酬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無線電訊號接收器」所觀測到的地球大氣與電離層原始數據,則由位在中央氣象局內的臺灣資料分析中心(TACC)進行快速解算,以在最短時間內產製精準的溫度、濕度和電子濃度等氣象資訊,每天約能接收約4000筆掩星觀測資料,是讓氣象預報精準度提高的關鍵,12月23日起,隔周一並可取得前兩周的資料,為明年資料正式公開預做準備。
氣象局副局長程家平表示,氣象局收到資料後,針對資料品質進行檢核,同時配合福七在中、低緯度的觀測特性來優化系統效能,強化 「福七 」觀測資料應用於鋒面、熱帶低壓與颱風等劇烈天氣系統及電離層太空天氣的監測和預報能力,由於目前尚在系統調校階段,明年2至3月才會有初步的數據,正式上路統計數據還需1年的時間。
(中時 )
全站熱搜